2月19日,上海市仿生催化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培育)的趙寶國教授和陳雯雯副研究員團隊在仿生羰基催化不對稱α-烯丙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Asymmetric a-Allylation of Glycinate with Switched Chemoselectivity Enabled by Customized Bifunctional Pyridoxal Catalysts”為題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博士研究生馬繼國、碩士畢業生高斌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趙寶國教授和陳雯雯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仿生催化是向大自然學習、模拟生物酶的化學催化技術,具有環境友好、條件溫和、反應高效等優點,符合綠色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需要,是催化學科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趙寶國教授與陳雯雯副研究員團隊通過發展萘環C3位帶有酰胺側鍊的大手性空腔的新型雙功能吡哆醛催化劑,首次實現了氨基未保護的甘氨酸酯與MBH醋酸酯的仿生不對稱-C烯丙基化反應。反應中甘氨酸酯的親核反應性從固有的N-烯丙基化轉變為α-C烯丙基化,以良好的産率和優秀的立體選擇性構建了一系列手性谷氨酸及其衍生物。
所得産物手性谷氨酸酯廣泛存在于天然産物和藥物分子中,是一類重要化合物。該研究突破了需多步反應才能構建手性谷氨酸酯的傳統方法,為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谷氨酸化合物提供了一種高效、原子經濟的新方法,也擴展了基于維生素B6的仿生不對稱催化化學。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教科委、上海市仿生催化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培育)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