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穎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發布者:信息發布員發布時間:2022-05-22浏覽次數:1325


近日,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萬穎教授團隊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 Breaking scaling relationships in alkynol semi-hydrogenation by manipulating interstitial atoms in Pd with d-electron gain”,打破過渡金屬表面能量線性關系,實現金屬催化劑在炔醇半加氫反應中活性與選擇性的同時提高。上海師範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21級博士生楊陽、朱小娟博士、20級博士生王麗麗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師範大學萬穎教授、複旦大學李偉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晰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Pd催化劑被廣泛應用于炔醇半加氫反應中,然而由于關鍵吸附物種之間的吸附能存在線性關系scaling relationship,提高選擇性往往以犧牲活性為代價,例如商業Lindlar催化劑在2-甲基-3-丁炔-2-醇(MBY)半加氫反應中,對2-甲基-3-丁烯-2-醇(MBE)選擇性可達到91%,但轉化頻率僅為0.17 s-1,因此工業生産中Pd的用量很大。



本文利用逆向原子擴散合成策略,得到有序介孔碳負載Pd間隙固溶體催化劑。p區元素(BPCSN)占據Pd晶格間隙,與Pd原子之間通過sp-d雜化發生電荷轉移,實現了Pdd電荷密度的精細調控。原位紅外光譜實驗結合DFT理論計算表明,随着Pdd電荷密度增加,目标産物烯醇的吸附構型轉變,從而打破原有的能量線性關系,同時提高了炔醇半加氫反應的轉化率和選擇性。具有最高d電荷密度的BC共修飾Pd(B,C)間隙固溶體催化劑的轉化頻率高達2.84 s-1,是商業Lindlar催化劑的17MBY轉化率接近100%時,MBE選擇性仍可保持為約95%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的資金支持。


Baidu
sogou